曾经的香港或多或少都是无数追梦人心中的向往。
寸土寸金、霓虹闪烁,承载了人们对繁华都市的憧憬。
但是繁荣表象背后,你看不到的是底层人民生活的困窘。
“厕所在厨房里,人需要爬行进出”,4平米房间住四人就是一家人真实生活的写照。
众所周知,香港房价位居世界榜首。
正是因为早年的香港地产开发商,创设了卖楼花、公摊面积等诸多玩法,用这些“精巧又暴利”的手段才让香港房价一飞冲天。
而底层百姓却被永远困在了密密麻麻的“棺材房”里,说是生活在牢笼里也并不为过。
就在这几天,香港发布的施政报告,或将让长久以来的香港住房问题迎来转机。
“卖楼花”引爆香港地产
所谓“卖楼花”就是期房销售,到底是怎么来的?这事得从香港说起。
50年代的香港,都是低矮的楼房,没有摩天大厦,因为没有开发商能支付得起一整栋的巨款。
霍英东是个商业奇才,率先想出了”卖楼花“的主意,所谓”楼花“就是树还没结果,还在开花的时候就卖了。
霍英东把整栋的房子分层销售,房子没盖好,先预售出去,收了钱再盖楼。
这在当时难以想象,分层销售,那楼梯走廊的面积算谁的?产权怎么算?卖期房,那拿着一张图纸就能收钱了?
1954年,霍英东用100万不到的本金,在一年时间里“盖好”并出售了100余栋四方街唐楼和香槟大厦、蟾宫大厦,净赚1000万港元!
用他自己的话说,“收钱收到自己都害怕。”
有人问他,是怎么想到这个主意的,出身底层的霍英东在很多年后总结,是看到楼梯下、骑楼下面都睡着人。
霍英东的发明让自己成了地产巨富,房地产也把香港经济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80年代,霍英东把自己的地产经验带到了内地,从珠三角试验。
比如著名的广州白天鹅宾馆,就是霍英东投资的手笔。
这让当时闭塞的内地人第一次见识到了100米以上的高楼、穿着尼龙丝袜的服务员、外面卖4毛这里卖2块的啤酒,见识了中外合资,见识了虽然土地国有但是可以吸引外商在此投资。
而白天鹅宾馆员工的宿舍,就是商品房的雏形。当时霍英东把宾馆的收益拿出来贷款盖宿舍,同时每月支付员工300元补贴,员工只要支付5万元就可以买下整套房。
1994年,内地引入了商品房预售制度,颁布《城市房地产管理法》。
由此,内地房企正式多了一条融资渠道,房地产大佬的好日子来了。
近十年来,在中国的各大富豪排行榜上,地产大佬占据最大席位,多次登上首富宝座。
政府也通过土地变了现,推动了经济一轮数十年的增长。
期房销售开杠杆降低了融资成本,如果一刀切改回现房销售,房地产怕是会一夜倒退几十年,再次面临50年代香港的问题。
被房价困住的香港底层百姓
但是期房也确实带来了很多弊病。
楼花缔造了香港的神话,带来了内地经济的巨大助力,但不可否认的是,今天香港面临的一系列问题,根源也在房地产。
四大家族高度垄断地产,挟天子以令诸侯。
香港只有三分之一的土地用于建设,剩下的三分之二,挖山怕降低绿化率,填海怕惊扰海豚栖息地,不是地产商多环保,要的就是限制土地供给,抬高地价。
香港的贫富差距极大。由于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,地产巨头赚得盆满钵满还不用交税,而买不起房的穷人住在贫民窟,像王家卫电影里的重庆大厦就是贫民窟典型。
更有甚者只能住在棺材房,吃喝拉撒睡都在一两平米内,毫无生活质量。
真正的”富者田连阡陌,贫者无立锥之地“。
经济过度依赖房地产,还导致金融挤出实业,创业十年,不如买房一套。
有才能者的上升通道几乎被封死,想一穷二白地在地产、金融领域出人头地几乎不可能,这也与白手起家拼搏奋斗著称的香港精神背道而驰。
霍英东之后再无霍英东。
最后,本地的年轻人努力却没有起色甚至失业,外地的”高富帅“进入,社会矛盾爆发,香港人走上街头成了”废青“。
这一切的根源都要追溯到房地产啊!
香港告别棺材房,还需多久?
就在这个国庆,令人窒息的香港“棺材房”似乎迎来曙光。
10月6日是香港一年一度的发布施政报告的日子,也是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任期内最后的一份报告。
报告指出,将在香港北部的元朗区和北区内建设300平方公里的北部都会区。
毫无疑问,解决香港住房问题成了重中之重。当看到总人口仅有750万人的香港,将要拿出300平房公里土地建设,对于寸土寸金的香港来说,无疑是超乎想象的。
这个规模约等于香港30%的土地面积。
而未来这里计划修建92万套住宅,这意味着250万人的住房问题将会得到解决。
对于如今的香港,这也将是历史性的重大改革。
林郑月娥还指出,在满足居民居住需求的同时,配合港深跨境口岸和交通基建,与深圳特区形成“双城三圈”的战略性布局。
简单来讲,都会区建成后, 香港和深圳“双城”将与深港互动圈、大鹏湾和深圳湾形成“双城三圈”的格局,未来全新的“国际创新科技中心”将带来无限发展可能。
除了满足超250万人的住房需求,还要 新建33万套公租房,也就是我们的保障性租赁住房,以此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。
////
香港自己发明出来的卖楼花、公摊面积,让地产大佬们赚得盆满钵满,最终被害惨的却是底层百姓。
而可怕的是这些”香港病“也早已被带到大陆,还被学得有模有样。
但好在近年来国家“房住不炒”的指挥棒一直没变,楼市调控政策密集下达,房价也逐渐趋于平稳。
早在今年“两会”期间,中央领导人就要求香港解决房屋问题,而如今的香港正在逐渐回归正轨。
未来,香港向北,深港最强都市圈亦是未来可期,眼下只是时间问题。
来源:搜狐网
Views: 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