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,东莞房地产的最新规划

关于房地产发展,东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指出,坚持“房子是用来住的,不是用来炒的”定位,坚定不移稳地价、稳房价、稳预期,完善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,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。加快构建以公租房、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,筹建各类住房50万套,更好满足市民多元化居住需求。

W020220112317444772609

虽然对于房地产的着墨不多,但信息量也不小。

房住不炒、三稳是方向

招拍挂宅地要配建10%共产有权房

一、坚持“房子是用来住的,不是用来炒的”定位,坚定不移稳地价、稳房价、稳预期,完善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,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。

“房住不炒”,“三稳”,这是方向,是定位,是一道紧箍咒。一旦炒房、房价异常,都要调。

过去两年,东莞楼市的调控很是密集。

从2020年7月的“莞九条”,到2021年2月的“莞六条”、8月的“莞八条”,不断加大调控措施出台频次和政策力度。

具体包括:进一步打上限购政策“补丁”,加强房地产金融管理及税收调节;强化房价地价联动机制,严格住宅用地竞买管理;启用“莞e认购”购房意向登记系统,实施公证摇号选房制度;加强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指导,发布二手住房交易参考价格等等。

比如,法拍房纳入限购政策,堵住了炒房的缺口;比如莞e认购购房意向系统,让购房者一目了然看到每个楼盘有多少人认购,不再被开发商人为制造恐慌;还比如二手房指导价,让二手房市场不再那么有“火气”,尤其是热门二手房……

W020220112317446675001

一系列组合拳下来,咣当一声,市场降温了。

据机构数据,2021年新建商品住宅网签面积约505万平,同比2020年的741万平,下降30%。(数据提供:东莞合富)

二、加快构建以公租房、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,筹建各类住房50万套,更好满足市民多元化居住需求。

保障性住房,是另一大施政纲领,事关民生,事关发展,也体现城市的温度。

2021年7月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》,这是第一次明确了国家层面的住房保障体系顶层设计,即以公租房、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顶层设计。

按照《广东省住房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、《广东省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三年行动计划(2021—2023年)》,东莞被列为省级建设试点。

东莞住房建设“十四五”规划中计划未来5年平均每年供应2万套配租配售公共住房,中心城区、松山湖片区等六大片区均提出加大安居房供应比例。

2021年8月,东莞下发《东莞市三限房(共有产权住房)建设和分配试点方案》的通知,在长安、虎门、凤岗、塘厦、大朗等5镇试点建设三限房项目,已完成了相关土地供应。

W020220112317448604574

而根据东莞市住建局的最新规划,今后五年将筹集保障性住房15万套(其中公租房1.5万套、保障性租赁住房10万套、共有产权住房3.5万套)。计划在以后新招拍挂出让住宅用地中配建不少于10%的共有产权住房。

而这也为“科技创新+先进制造”人才聚集提供保障。党代会报告指出,将力争三年内面向全球招揽引进10个战略科学家团队,引育400名博士专业人才、1000名领军人才、6万名硕士以上创新人才和50万名本科学历人才,五年内争取本土院士实现零的突破。

在住房保障体系上,东莞显然与国家体系同步。

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,并驾齐驱,构建了十四五东莞房地产发展的大格局。

东莞稳房价压力不小

今后五年商品住房供应35万套

根据规划,今后五年,东莞力争建设和筹集各类住房50万套,其中商品住房35万套,保障性住房15万套(其中公租房1.5万套、保障性租赁住房10万套、共有产权住房3.5万套),进一步强化高端有市场、中端有支持、低端有保障的住房供应结构。

5年商品住房供应35万套,年均7万套,供应还是可观的。

来看一组数据。

供应方面,2017年至2021年,东莞新建商品住宅供应套数分别是61489套、44932套、39169套、55321套和53890套。(数据提供:东莞合富)

需求方面,2017年至2021年,东莞新建商品住宅网签套数分别是50604套、44889套、48367套、64720套和43271套。(数据提供:东莞合富)

还有一组数据。

根据《东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》,东莞全市常住人口在广东省仅次于广州、深圳,是全省第三个常住人口过千万的城市,与2010年东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数相比,十年增长了27.33%。但东莞仅两成常住人口居住在商品住房,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潜在住房需求与住房供应不足、结构失衡的矛盾比较突出。

W020220112317451373585

从数据来看,东莞高品住房供需矛盾相当紧张。如果每年供应7万套的话,将一定程度缓解供需紧张局面,也有利于市场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。

虽然短期内东莞房价被摁住了,但稳房价的压力还很大。

日前东莞市住建局党组书记谢卫东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由于东莞土地资源日趋紧张,住宅用地供应不足,导致商品住房供应难以满足市民的住房消费需求,仍存在较为明显的供需缺口。加上东莞房价水平与广深仍有一定差距,面临两市购房需求外溢的压力,进一步加大东莞稳定房价的压力。

2017年至2021年,东莞新建商品住宅网签均价分别为16521元/平、17892元/平、20215元/平、24227元/平、27100元/平,五年时间均价上涨64%,年均增长12%。(数据提供:东莞合富)

事实上,2021年房价已经得到有效控制,全年均价27100元/平,同比上涨11.8,较2020年上涨20.4%回落8.5个百分点,尤其是热点楼盘,房价得到明显抑制。

考虑到明年的特殊节点,稳房价仍是第一要务。

党代会给“十四五”东莞房地产发展定了调,大格局就是市场和保障并驾齐驱,主旋律是稳。

再来看看,党代会释放的其他信号。

今后五年东莞GDP突破1.4万亿

打造2个GDP过千亿镇

今后五年,东莞发展的主要目标是:经济综合竞争力稳居全国前列,GDP总量突破1.4万亿元。

具体到各镇街,党代会也首提南部九镇的目标:南部九镇要率先发展、引领发展,打造深莞深度融合发展的样板,五年后GDP总量要占全市的40%,成为全市重要增长极。

W020220112317455603183

无独有偶,《东莞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也明确,支持南部九镇对接深圳优质教育资源,开展莞深教育深度合作试点,开展集团化办学,建立教育发展共同体。

W020220112317457437794

在《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中也指出,重点考虑南部九镇与深圳都市圈共建共享交通基础设施的连通工作,优先支持松山湖片区与深圳光明科学城片区、滨海湾新区与深圳大空港地区的跨市对接道路建设。

W020220112317460528975

显然,东莞与深圳,已开启打破区域的限制,进入深度融合阶段。

按照5年1.4万亿的目标,南部九镇40%的占比GDP总量要达到5600亿。目前9镇GDP总量为3600亿左右,也就是说,5年时间要增长约55%。

请记住,南部九镇是:虎门、长安、大岭山、大朗、黄江、樟木头、凤岗、塘厦、清溪,他们将成为东莞重要增长极。

除南部九镇外,党代会指出其他各镇街都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,在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跑马突围、赛龙夺锦,力争五年内形成2个GDP千亿镇街、3个以上800亿镇街、5个以上500亿镇街的先行发展序列。

也就是说,未来五年4000亿的增长目标,参考2020年东莞各镇街GDP,这10个镇街将完成2000亿的目标,其余镇街完成另外2000亿的增长目标。

重点布局四大战略平台

三大都市核心区

除此之外,党代会还明确了四大战略平台规划:松山湖科学城、滨海湾新区、水乡功能区和银瓶合作创新区。

具体为:松山湖科学城要全力加快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,强化对全市创新发展的辐射带动;滨海湾新区要积极对接港澳、联动前海,大力打造制度型开放高地;水乡功能区要加大连片土地统筹和环境整治力度,建设富有水乡特色的高质量统筹发展示范区;银瓶合作创新区要坚持生态优先,大胆探索跨越式绿色发展新路径。

W020220112317464520637

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效果图(部分)

对于城市功能格局,则重点做强做优中心城区、松山湖、滨海湾“三心”都市核心区,强化“三心”之间的交通联系,提升水乡新城、常平、塘厦三大副中心的服务能级,增强各镇中心区与轨道枢纽站等重要节点的城市综合功能。

W020220112317472963658

东莞城区航拍

对于中心城区,则着眼“一心两轴三片区”建设,强化东莞大道时代轴和鸿福路山水轴双轴带动,加快推进国际商务区、“三江六岸”滨水空间、黄旗南T型生态轴带等重点片区建设,构筑连山串水融城“翡翠绿链”。强化都市核心区城市设计,高标准推进轨道TOD综合开发,提升城市门户和重要干道的景观风貌。

目前,国际商务区、三江六岸滨水空间已在如火如荼建设中,国际商务区450米的东莞第一高楼、北区学校以及中心公园南区已在建设中;三江六岸滨水岸线示范段一期已对外开放,二期也将于今年年底前开放,迎宾慢行桥就在二期范围内。而黄旗南也将引进华侨城同沙湾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项目。

W020220112317475625284

东莞CBD中心公园效果图

地铁、城轨、快速路、慢行系统都安排了

东莞交通将大爆发

“双万”新起点,东莞交通发展也将快马加鞭,扬蹄奋进。

党代会明确,东莞以打造交通强市为目标,将推进城市轨道、城际轨道、高快速路规划建设,打通东西向交通横轴,完善主干路网和微循环系统,大力发展公交优先、慢行友好的绿色低碳交通,综合施策治理拥堵和停车难问题,通过智慧交通构建内畅外联、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。

接下来,东莞也将“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”。

根据《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,十四五期间,东莞将按照交通强省大会部署,谋划交通类项目一共166个,项目总投资约4516亿元,“十四五”期间计划完成投资约2883亿元,“十四五”期间市财政计划完成投资约964亿元。

W020220112317479264695

地铁方面,推动城市轨道1号线一期建设,强化中心城区与松山湖片区的快速联系,串联西北片区、中部片区和东南片区。强化中心城区、滨海湾新区、松山湖以及虎门、常平等镇街的快速轨道联系,推动2号线三期和3号线一期建设。强化中心城区重点片区的通勤需求服务,通过城市轨道引导和优化城市产业空间结构,引领中心城区品质跃升,积极推动中心城区通勤轨道线路 6 号线、7 号线、8 号线与 12号线的前期研究工作。

W020220112317486430421

高铁方面,加快推进赣深高铁(含站房改造)、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、广深第二高铁(东莞段)、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城际(广州 28 号线)、中南虎城际(南沙至塘厦)、塘厦至龙岗城际、常平至龙华城际、佛莞城际等项目建设,加快东莞与湾区核心城市、主要城市的轨道联通,争取在“十四五”末期,东莞中心城区通过轨道可实现1小时内到达广、深核心城区。

W020220112317492282009

对于市民日常出行,规划也有大动作。

比如市域快速路方面,加快建设环莞快速路三期长安莲湖路至龙大高速段、环莞快速路三期莞深高速至东部快速段、环莞快速路三期龙大高速至莞深高速段工程、桑茶快速路及东延线工程、环城路大修工程、松山湖大道至常平环常西路联络线、环城南路-莞长路-连马路-沁园路段(新松山湖第二通道)、白沙南路、G107提质改造等。

W020220112317497443987

同时,全面推进品质慢行体系建设。打造慢行友好城市,推动全市重要街道慢行示范区建设,增加非机动车专用道的设施布局。

W020220112317502670281

Views: 56

By 钧

2015年入行,从事二手房租售以及新房代理,在从业十几年的时间里,用心服务每一位客户,保障每一位客户的利益,我热爱这一行带来的成就感,诚信是我的第一准则。

订阅评论
提醒
guest

0 评论
内联反馈
查看所有评论

相关文章

0
希望看到您的想法,请您发表评论x